如果中国青少年无法探究自己能创造什么,那么教育就是失败的|三明治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三明治写作学院 Author 少年三明治
教育的使命是培育面对未来的能力
然而,我们就要因此而担忧未来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而我觉得,这也是当下教育的最大使命:让孩子有勇气,有能力面对所有的未来。 无论东西方的教育,都不是为了戴上名校的光环,找一份好工作而已。 不得不说,即使走在大多数中国家长认为能让孩子更开阔视野的国际教育路线上,很多人也只是把它当做到国际名校”镀金“的洋高考,以追求海外名校品牌溢价为目标,选择前人踏过、行之有效的台阶,申请过程实际相当之”应试“思维。 教育需要引导,引导不等于剥夺孩子自主探索的可能。如果我们仍以一种既有路线展望未来的国际教育,孩子即便从海外名校毕业,也会因越走越窄的教育规划道路,陷入人生的某种茫然。
我们已经碰到太多国外名校的孩子,由于接触国际教育过早,而缺乏了中国人文文化的持续熏陶。到毕业时,对社会运行、对自身兴趣认识不足,在上一代家长的影响下,基本就落定为“回国找个好工作”。而回国后,又要面对“逆向文化冲突”,对中国本土陌生,没有人脉,生活方式也未必适应,想法和行动缺乏落地能力。 可以说,这是国际教育最不好的结果之一。我们并不想让我们的孩子以后再变成这样,不想让他们只是活在我们想象及规划好的未来中。
探寻拓宽认知边界的教育路径
以一手经验启发未来的
Change-Makers
在复杂的世界面前,少年需要更多像这样的探知机会。我因此想为六年级到入读大学之前(通常为12-18岁)的中国孩子打造一个分阶段的、持续数年的Mentor计划。
这一计划实行双轨制。一条轨道,是由各行业、各领域的中青年领军人士轮流来给孩子们介绍他们所在领域最前沿的知识和实践,为孩子们展现多样领域的深刻面貌,并引导孩子们思考每个领域的重大问题。另一条轨道,三明治写作学院团队将帮助孩子们充分施展兴趣与特长,进行跨领域的思考,并在引导下,创意地完成自己的项目。
学员将完成的个人项目,可在导师所擅长的领域,亦可自选个人感兴趣的题目。我们将指导学员使用各种研究和呈现方法,包含社科调研、文献检索、媒体出版、田野调查、文字影像、数据处理等,完成一项体现个人思考、研究,具备国际视野和初步方法论框架的中文或英文研究项目或者媒体项目。它可能是:
比较中国和印度的抖音类视频自媒体发展
数据分析新冠疫情后全球变暖趋势有无缓解
中国中学生的朋友圈话语系统案例分析
网络“字母缩写”用语的兴起与“粉圈”文化研究
女性主义和性别意识在中国社交媒体的觉醒
国际学校里的中文教育分析
创办一个环保电台podcast或视频自媒体
以上海老年人生活为主题的纪实摄影
上海00后方言词汇使用现状研究
Covid-19指称词在中英文媒体的演变过程梳理
……
虽然两个月的时间,这些项目未必是完美的,但它们会是一个很好的开端,让孩子拥有独立的作品并能持续下去。作品还将有机会在三明治及其他合作公众号和视角媒体上进行传播。
我们也将和家长们保持沟通,提供咨询,共同发掘孩子的闪光点,规划他们的成长和教育路向。
我将这一项目命名为“少年三明治”,它曾经是我们儿童中文写作项目的名称,现在它有了更确切的服务人群和更广阔的教育内容。Week 1:总论
认知世界与个人表达,
一个前国际记者的非虚构写作分享
主讲人:李梓新
Week 2:社科调研
从藤校到本土,如何设计一个有价值的独立项目
主讲人:孙曦蕊
Week 3:国际关系
大变动时代的中美日国际关系
主讲人:加藤嘉一
Week 4:多元文化研究
龙身边沉睡的大象:印度研究
主讲人:胡剑龙
Week 5:中期评估
中期研究成果和作业小结
主讲人:李梓新、孙曦蕊
Week 6:自然环保
如何自己创建环保组织,实践地球生态领导力?
主讲人:姚松乔
Week 7:能源与全球化
能源地缘政治与国际油气公司的角色
主讲人:陈竹
Week 8:教育创新
从麻省理工的实验室到中国小学讲台
主讲人:郑腾飞
Week 9:个人探寻
从美国本科休学一年,我在中国的行走与写作
主讲人:孙中伦
Week 10:课程总结
结课展示,作业点评,颁奖
时间:
6月28日-8月30日,每周日。
(具体上课时间将以适合大多数入选者的时区而定)
授课方式:
每次时长两小时。Zoom、腾讯课堂等远程课程工具授课,配合微信群交流,及石墨文档、思维导图等软件应用于写作和研究。授课语言中文为主,但阅读材料和写作语文为中英文结合。
项目收获:
* 行业导师分享各领域信息精华,启发研究思维
* 每周课前阅读清单,课后小作业
* 项目期间,在指导下完成一项个人研究项目或一篇非虚构长文
* 认识全球与中国社会形势,并对孩子未来个人道路进行深层思索,
* 可能获得各领域进一步实习机会
* 我们将与家长进行两次一对一教育规划答疑
适合人群:
* 海内外所有初高中生。
* 具有基础中英文水平和理解能力。
* 未来有海外教育路线规划者为佳。
讲者介绍
# 非虚构写作 #
李梓新
三明治写作学院创始人
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伦敦大学学院国际公共政策专业,世界银行奖学金学者。曾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东方早报》、《外滩画报》等媒体任职,采访过英美法俄多国大选现场,曾率中国学生报道团现场报道2008美国大选三个月,获南方周末“年度突破奖”。并曾采访过两届诺贝尔文学奖颁奖现场,并独家专访哈佛大学校长、美国前驻华大使洪博培等名人政要。著作有《民主是个技术活儿:英国民主生活走笔》、《灾难如何报道》等。
# 社科调研 #
孙曦蕊
三明治写作学院青少年课程主管
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学院。扶轮社联合国大会演讲者,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得主。曾供职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联合国妇女署,后又在美国的公立小学、国内的外资教育规划机构从事教育和媒体工作。现任三明治写作学院青少年课程主管。
# 国际关系 #
加藤嘉一
日本学者、著名专栏作家
1984年出生于日本伊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毕业,现任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客席副教授,纽约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中文专著有《我所发现的美国》《中国的逻辑》《从伊豆到北京有多远》等。
# 多元文化研究 #
胡剑龙
南方周末前记者
美国汉弗莱学者
2017年初,移居印度班加罗尔,创办志象网,专注于中国企业出海和全球新兴市场互联网行业的报道和研究。
# 自然环保 #
姚松乔
可持续创新教育机构野声创始人
野声专注于以地球不同生态系统为核心的生态智慧课程设计、自然保护政策研究以及自然艺术表达。创办野声前,姚松乔在环境研究,气候变化和社会创新领域有近十年的跨领域和跨文化的工作经验。至今16次到达南极半岛,走过含南北极在内的70多个国家。她在本科以全额奖学金及最高荣誉毕业于美国蔓荷莲文理学院,作为盖茨学者在剑桥大学取得地理学硕士,2016年作为获得思科奖学金(Skoll Scholar)的首位中国学生于牛津大学获得工商管理硕士。
# 能源与全球化 #
陈竹
前驻美能源线记者
天然气市场咨询师
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新闻系,曾经就职于《财经》杂志和财新传媒,任驻美记者及能源条线记者。2011年转行能源咨询,在研究中国油气市场全球领先的咨询机构任团队主要成员。
# 教育创新 #
郑腾飞
上海筑桥实验小学校长助理
上海平和教育集团课程中心总监助理
北京大学化学学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生物学博士。目前在基础教育阶段进行课程架构、研发及学校运营管理。同时通过公开讲座,写作和带领工作坊的方式,积极参与面向家长、教师和社会的科学素养普及工作。
# 个人探寻 #
孙中伦
非虚构作品《回来》作者
毕业于美国波莫纳学院(Pomona College),主修PPE(政治经济哲学)和德语专业,罗德奖学金最终候选人。2018年以田野调查研究中国江苏马场的人类学论文获得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硕士学位 。大三时休学一年,在中国各地打工游历,做过电器厂工人、服务员、乡村小学英语老师等,写成非虚构著作《回来》,入选2017年新浪年度好书文学类。
报名方式
加入少年三明治暑期计划
请扫描二维码填写报名表
了解项目费用及相关课程详情
请扫描二维码
添加三明治写作学院小中老师咨询